 |
關愛心靈成長,拓展正向教育
目標 |
策略 |
1.3 繼續協助家長建立正向思維 ,培育學生健康成長。 |
- 善用eClass「學習中心」的「學科園地」,建立「正向教育資源分享區」,讓家長可隨時隨地瀏覽相關資源。
|
深化電子學習,促進自主學習
目標 |
策略 |
2.1 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,培養他們的自學習慣及反思 能力。
2.1 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,培養他們的自學習慣及反思 能力。(續)
|
- 優化應用資訊科技於學與教,加強課堂的互動性, 提升學習的趣味和效能。
- 活用電子學習平台(例如:eClass,STAR,HKEdcity, Google Classroom, Google工具等)
-中、英善用eClass「練習測驗」,期望能減少機械式的批改。
-中、英、數安排學生進行 最少四次STAR網上評估。
-鼓勵教師善用香港教 育城的資源(例如:教育多媒體、教育局一站式學與 教資源平台等)進行學教活動。
-推動學生參加香港教育城的網上獎勵計劃(例如:知文識趣、十分科學、 English Campus、數理常挑戰計劃、創作天地等)。
-使用Google Classroom進行學教活動,以四年級中、英、數躍進班為試點。
-各科教師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,善用Google工具(例如:簡報?報、問卷設計、數據統計、翻譯工具、地圖工具等)以促進學習的效益。 |
- 善用電子學習工具
- 教師於課堂運用Kahoot, PL(Q2), Quizizz, Nearpod, Mentimeter, Socrative、Slido或 Padlet等進行學與教活動,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(每位教師全年最少兩次,可重複使用同一個工具或任選其中兩個)。
- 舉辦校本教師IT培訓工作坊。
- 鼓勵教師參加資訊科技教學相關研討會、工作坊等教師培訓課程。
|
目標 |
策略 |
2.1 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,培養他們的自學習慣及反思 能力。(續) |
- 通過多元化、生活化和實用性的課程及課業設計,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態度。
- 善用Flipgrid
- 四至六年級中、英文科教師全年最少使用一次Flipgrid,以培養學生的表達技能,並增加朋輩互相學習的機會。
- 各級中、英、數、常
全年運用四次PL設計教學活動
- 任選課前、中或後
- 四至六年級中、英、數、常全年兩次在集體備課應用PowerLesson進行學與教活動。
- 結合課前、中和後
- 設計多元化的預習活動。
- 教師善用Quizlet,PL分享區,Padlet,Edpuzzle, Flipped channel等電子工具。
|
目標 |
策略 |
2.1 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,培養他們的自學習慣及反思 能力。(續) |
- 創造更多學習空間,讓學生有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和反思的空間。
- 教師善用PL分享區、電子
問卷或Padlet等電子工具,增加學生反思學習的機會。 |
2.5 推行「自攜裝置」(BYOD)計劃,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。 |
- 開展 BYOD 計劃
- 成立BYOD籌備小組,商討開展BYOD的細節(例如:學校的無線網絡基建、課程規劃、推行BYOD的模式、訂定「可接受使用政策」等。
- 舉辦教師工作坊
- 舉辦家長簡介會
- 學生技能和資訊素養培訓
- 了解不同的電子學習平台(例如eClass,VLE平台, RainbowOne, Google Classroom, MS Teams等)
- 參加香港大學統籌的「兒童網絡安全研究計劃」,提昇學生對網絡安全的意識,並為學校提供渠道了解學生在網絡安全的情況。
- 善用四年級課室的電子白板進行學與教活動。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