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計劃名稱
推動自主學習
計劃目標
2.1 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,培養他們的自學習慣及反思能力。
施行策略/方法
~通過多元化、生活化和實用性的課程及課業設計,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態度。
推普大使計劃
-招募學生擔任推普大使,協助推廣科組活動,提升學生自學動機和自學態度。
-善用中央廣播系統,逢星期二、四早上報告天氣。
-帶領和錄影主題活動。
-表現優良者記優點。 |
今天不離普
-活動安排在課堂和課後進行﹔
-營造語言環境,提升學習興趣
-鼓勵學生用普通話跟老師及同學交流﹔
-交談內容可參考課本「開口說」部分或參考小冊子設定的問題或老師自行定題目﹔
-建議每節課抽5-10分鐘進行此活動﹔
-活動進行時會播放音樂,增加課堂氣氛﹔
-利用紀錄表記錄學生說普通話的次數﹔
-每節課使用完畢存放課室簿櫃﹔
-老師計算達標人數,然後頒發獎勵貼紙。 |
張貼拼音口訣
-配合一至三年級課程,張貼拼音拼音口訣於一至三年級課室
-老師教讀過後,鼓勵同學自由背讀,培養自學習慣。
PowerVoice錄製朗讀文章
-分別於一至六年級上載兩篇朗讀文章(內容配合課程)到eclass 筆記﹔
-學生跟音段自學和跟讀﹔
-科任老師於3月份開始,安排學生用PowerVoice進行錄音﹔
-此為錄音課業,以評估學生中期學習成果,學生必須完成。
|
|
計劃名稱
科本的工作計劃
計劃目標
3.1 透過不同的主題學習,積極創造語境,增加學生學習普通話的時間和提升他們學習普通話的興趣。
3.2 讓學生有更多聆聽普通話的機會,提升他們的聆聽能力
3.3 提升學生拼音能力
3.4
提升教師拼音教學的技巧
協助拼音課程的縱向發展
營造普通話語境和帶動全校氣
施行策略/方法
主題學習
-一學期進行兩次,一學年四次(11月、1月、3月、5月),透過科組老師、內地交流老師、推普大使協作進行主題學習活動。
-善用內地老師逢星期二、五駐校時間,於午膳時間透過中央直播,為全校同學進行主題教學。
(香港地道美食、香港旅遊景地、猜猜歇後語、拼音樂趣多)
-學生掌握有關主題學習內容後,於午間活動時段進行延伸活動(視藝室),鞏固學習。
-參與同學帶備「今天不離普」小冊子蓋印。
-推普大使、內地交流老師,科組老師當值。
-錄影活動花絮。 |
圖書介紹
-上下學期共8次,分高低年級
-於早上在禮堂圖書介紹時段進行或中央廣播。
-建議其中兩次有學生參與。
科任老師早禱分享
-科任老師在其早禱或圖書分享時段,揀選其中一次用普通話帶領。 |
拼音課程
-由一年級開始使用全套校本拼音課程,課時改為一星期兩教節。
-二、三年級於18-19年度和19-20年度已完成整套校本課程。
-內地交流老師協助和優化教學設計和課程內容,特別是拼音課程的縱向發展。
-由於要騰出課時教授拼音,一至三年級只訂購上冊課本。 |
內地老師交流計劃
-透過觀課、評課、共備、試範課、工作坊、講座,多方面提升老師拼音教學技巧和能力。
-檢視和修訂校本拼音課程,為科組提供建議。
-透過圖書介紹、帶領主題活動,創造語境,增加同學多聽多說普通話的機會。 |
|
|